劉二胖:小木匠出身的主管生產副總經理
一把刨子、一把鑿子、一把木鋸……,這些簡單原始的木匠工具已有70年歷史,與石家莊一建集團同齡,一直被88歲的劉二胖視若珍寶的保存至今。劉老作為與一建風雨同舟的元老級典型代表,這些木匠工具成為了他與一建相伴成長的最美見證,更默默訴說著一建一個小木匠憑借吃苦耐勞、敬業實干的精神,一步一步成為主管生產副經理的成長歷程。時光如昔,記憶如昨,這位樸實的耄耋老人始終見證著在一建推動下的石家莊的城市變遷。
1951年,初入社會的劉二胖成為正定糧庫修建工程的一名臨時工,挖沙、推土、抬石頭……這位青年人一心要為貧困的家庭掙下一份口糧。“當時工錢是每天4斤小米,干了整一個月。”劉老清晰記得爺爺用小推車將120斤小米推回家的情景。聽說石家莊掙錢多,劉二胖懷揣兩塊多錢,乘火車從老家正定南勝板村進了城,開始了居無定所地在各建筑工地打零工的生活,也因此奏響了他與一建結緣的序曲。
1952年初,隸屬興石建筑公司臨時工的劉二胖,被從在建的石家莊區糧庫工地調到藁城飛機場工地。“當年石家莊正在大搞基本建設,4月,石家莊將興石、恒大等9家建筑單位合并,組建成立了一建前身石家莊市建筑公司,這是石家莊第一個國營建筑公司。”當年年底,劉二胖成為了一建第一批固定工,并拜師學藝,成為了最早的一批木匠工,結束了四處干零活兒的生活。
“一建成立之初,包括臨時工在內近萬人。作為石家莊唯一一家國營建筑單位,那時候石家莊所有在建工程都是咱一建在干。”當年各個建筑工地熱火朝天的情景依然清晰印刻在劉老記憶深處。
作為最基層的一名小木匠,劉二胖每天摸爬滾打在建筑工地。僅1952年到1955年間,劉二胖便陸續參建了東機場、西機場、速成中學、棉紡六廠、橋東百貨公司、石家莊電影院、文化宮一宮、河北劇場,以及省會搬遷等重點工程。
竹竿支草席以為屋,磚鋪草席以為床,刮風漏風,下雨漏雨……這是艱苦的工地條件留給了劉二胖最深刻的記憶片段。“那時候哪知道什么是苦,就知道賣力氣干活兒,目標就是將工程保質保量完成。”由于技術條件限制,1955年前建筑工程只干春夏秋三季,冬天搞冬訓,劉二胖總是倍加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。
劉二胖僅上過三個月學,但他好學且有著吃苦耐勞的韌勁,利用工地推沙、搬石頭的間隙,他向工友學識字,向師傅學抄平放線。他將時間精打細算,白天干活,晚上便在昏暗的工棚里看書識圖……對知識與技術的孜孜以求,為劉二胖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1955年木工班班長、1957年工長、1964年施工隊副隊長……機會總會眷顧勤奮努力的人,1978年,劉二胖升任為一建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。
從最基層的工人到公司領導,劉二胖始終葆有最初的實干本色。他早已習慣了與工人們一起奮戰在建筑工地最一線,每天風吹日曬騎行二三十里地,對工地進行全程管理,只要有工人在,就一定有他的身影。
1979年,作為石家莊市援建唐山指揮部總指揮,劉二胖與工友們晝夜奮戰在工地。從工地施工,原料采購、進廠,到工人生活,劉二胖凡事一肩挑。在三年多的震后援唐建設中,他指揮建設了唐山趙莊小區63棟居民樓、1所中學、1所小學、3個居委會、1個綜合商場、1個鍋爐房,以及小區所有管網。
雪后的唐山異常寒冷,劉二胖和工友們同甘共苦,將草席裹在身上熬過漫長的冬夜。“干建筑工程哪有不吃苦的?”劉二胖對工作的韌勁總能帶動一線工人們奮戰的決心。
在援唐建設施工中,劉二胖帶領一建隊伍創出了所有施工項目棟棟優良的佳績,被國家建委、國家建筑工程總局、全國總工會、國家勞動總局、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等五個國家機關授予“創全優工程成績顯著”牌匾。
“石家莊劉二胖帶的隊伍是塊兒鋼!”唐山當地對劉二胖帶領的一建隊伍的贊譽流傳至今。
時間一晃70年,一建與石家莊城市同步前行、共同成長。華北制藥廠以東所有建筑工程、石家莊所有鋼廠工程、河北博物院、科技大廈、煤礦機械廠、拖拉機制造廠、拖拉機配件廠、黃磷廠、橡膠廠、焦化廠、石英玻璃廠……石家莊僅有的四個地道橋,劉二胖指揮建設了中山路地道橋、和平路地道橋、裕華路地道橋等三個。作為這些工程的指揮建設者,劉二胖用實干、堅韌和汗水為這座城市留下了屬于一建人的獨特印記。
劉二胖見證了一建最初的模樣,見證著它不斷發展壯大,也為一建留下了他42年奔忙的堅實足跡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新聞
集團公司2022年上半年工作會議順利召開
石家莊一建集團2022年度安全生產月暨安康杯知識競賽活動正式啟動
譜青春華章 展時代風采
電話:0311-87057138
傳真:0311-87057138
郵箱:sjzyj1@sina.com
地址:石家莊市長安區建華北大街138號百川大廈A座16層-19